女人天生爱美,一个美丽的女人不但在斑斓的色彩中发现了美,同时还在其中发掘到了自己事业的空间。
于西蔓说:“我只是试探到了市场的需求和脉搏,正好时机来得又比较准。”
本报记者 张梦颖 北京报道
14年前的某一天,当庞大的客机越过日本海峡上空时,赴早稻田大学攻读商学硕士的于西蔓并没有想到,日后她会回国经营起一项以色彩为中心的事业。于西蔓把她的成功称为“幸运”,其实在她的创业历程中更多地体现出她的智慧,还有女性对美亘古不变的追求。
“调色”
在早稻田读书时,爱美的于西蔓课余报名参加了一些教化妆、插花、丝巾系法的学习班。毕业后,进入日本最大的香精、香料公司——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任中文翻译的她,发现在许多世界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任何产品开发中,都少不了色彩顾问。她还发现,自己一直喜欢的服装搭配、化妆、插花等等,都可以用“色彩”穿起来。
于西蔓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色彩”。她师从于日本色彩行业的开山鼻祖佐藤泰子,先后获得国际承认的色彩配套师资格以及世界最大的色彩顾问集团CMB的色彩顾问资格。随后,她和一个日本朋友在东京开了一间色彩工作室,主营个人色彩顾问业务。
于西蔓用事业“点染”了色彩
于西蔓其实很早就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她说:“色彩和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有关系。而且社会越高级,需求越强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国也一定会有市场。”
可是毕竟已经离开中国十几年了,于西蔓总觉得自己对国内情况不了解,不敢轻易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当时她认为回国创业可能要面临3个大问题。首先是,对国内政策、市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了解,需要进行很好的调查;第二个是,国内大学没有与色彩顾问相关的专业,人力资源欠缺,没有现成人手;还有,咨询业属于无形商品,国内老百姓能否接受得了,知识会不会值钱?
于西蔓的老师佐藤泰子知道了于西蔓的想法,她也认为中国的色彩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她给于西蔓出了一个主意,将自己8本关于色彩理论的专著交给于西蔓到中国翻译出版。照她的话说,就是让于西蔓“先尝试在中国出书,用书慢慢做市场需求培养,再看什么时候过去合适”。
1997年底于西蔓回国,一方面是找出版社,一方面是进行简单的调查。她选了三地,做了四场讲演。北京是一家旅行社和新红妆女子俱乐部,上海选择了东方航空公司,在深圳也选择了一家小公司。当时的演讲很简单,也就是做丝巾配搭,口红配搭,但出乎意料,每到一处效果非常明显,反响异常热烈,有一家公司说好只利用午饭时间简单讲讲,最后由于观众的热情,一直讲到了下午3点。
回忆当时的感受,于西蔓说:“我震惊地感觉到,我所担心的难题只剩一个,就是人才。另外两个问题通过宣传和启发可以解决。”
于西蔓暗下决心,“到时候了”。
“着色”
也许是演讲的作用,就在她回日本酝酿的时候,东方时空、半边天得到消息相继邀请于西蔓回国做节目。不久,于西蔓又回来了,这次带回了自己在东京做色彩顾问的全套道具。
虽然她的志向很大,但不知今后会如何发展,所以一开始于西蔓的商业计划很小,她在北京王府井的世都百货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了自己“彩色”的事业。
于西蔓的计划是有据可循的:“个人色彩顾问属于时尚概念,在欧美学界,认为一个时尚概念应该有15年的生命周期。在个人色彩搭配方面也有一个15年左右的生命周期,因为色彩本身就是一个时尚行业。色彩咨询业风行欧美,而色彩行业在日本有一个潜伏期,我的老师佐藤泰子1984年出过一本书,介绍色彩搭配知识。直到1988、1989年,色彩搭配知识才迎来百姓化时期。1997年我建工作室正是火热时期。可是到了1999年,个人色彩搭配的火热程度开始消退。但在个人色彩搭配之外的其它领域,如商品色彩、产品色彩领域以及家装色彩搭配依然很火热,而且还在向外延伸。”
她说:“这是正常的,只有先把个人的色彩意识唤起之后,才有可能向其他方向发展。每一个个体就是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知道了这些色彩搭配方面的学问、着装化妆的程序后,就会对社会市场、商品等相关领域有要求,迫使相关制造产品的厂家和提供服务的商家来配合消费者进行这一方面的考虑。我觉得日本、欧美这种市场的发展方式是很正确的一个方向。”
于西蔓认定只有让老百姓认可才可能引起其它行业的需求。所以公司头三个月的工作集中在演讲类。可能是由于概念独特、新鲜、实用,第一个月于西蔓没想到就迎来了20多名会员。其中有来自当初做过演讲的新红妆俱乐部。于西蔓意识到,如果传播工作做到位,应该更能有所发展。
于西蔓采取日式管理、服务来吸引客人。她的理论是:“我们不是门面店,只能出去散播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所以有需求的人来电话咨询比较多。一个人如果来电话咨询,他就有80%的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上门咨询的就应该有95%的可能,如果没能成为客户,就是我们的服务没有到位。”于西蔓制定了很多规矩,比如,客人上门“迎3步,送7步”等。
“提色”
头两年,色彩工作室就有1000多名收费会员。现在的会员已经达到3000多名。企业方面的客户状况还要理想。开业当月日本资生堂就来寻求合作。随后世都百货也来了。三年来,每个月都有企业客户来联系,现在于西蔓共有四五十家企业客户,分布在各个领域。
于西蔓已经开始了在全国的特许加盟业务。目前全国有特许加盟店9间,分布在上海、天津、成都、海口、鞍山、长春等城市。
于西蔓的理论是:“加盟是出于发展考虑,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个行业一个人做不大,应该大家共同来把市场做大。可能是由于我受国外教育,观念上从来都是资源共享,不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单个的商业行为只有能量煽动很小的、一定量的市场,带来很小的消费,只能是小的经济规模,如果大家一起做大商业规模,带来规模市场,就会带来规模经济,而且竞争促进进步。”
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于西蔓花了几十万元请来北京小有名气的世纪人才管理咨询公司,对公司进行商业模式的重组和流程优化。
于西蔓讲述了她的想法:“我前3年是打游击战,前期调查做得不是很好,技术人才也是天生缺憾,所以我做项目像救火,带着几个技术人员这个项目来了做这个,那个项目来了做那个。一个企业要发展,必然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人力资源问题,这些平台如果搭建不好,有可能影响我迈大步子。我们要向正规军转变。”
于西蔓说:“色彩是一个宽泛的领域,作为一个企业不可能面面俱到,企业不能做乱了。我们要建立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的未来规划主打两大块,一是个人色彩部分,将来可能还会投入一些相关产品。另一个是主营商业色彩设计,包括店堂、样板间、景观的色彩配搭。”她尤其看好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色彩顾问市场,她说:“从开发商角度说,现在商品房精装修的提供量和需求对比为2.8%对60%,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