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兴成 王子立
孙子云,“兵有正奇之分,正以遏敌,出奇以制胜。”两千年后的今天,美军攻打伊拉克所用的兵法即分正奇。古语曾云,一法通,万法皆通。古往今来,人们一致认为比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商场,对兵法的运用早已烂熟。不过,到目前为止,有一“奇兵”并没有被中国的零售企业充分、彻底的使用,这就是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商品陈列和橱窗陈列”。
商品陈列和橱窗陈列起源于100多年前的欧洲大陆,当时,欧洲的百货业方兴未艾,在你争我夺的激烈竞争下,陈列设计应运而生。随后,几经转折,陈列设计落户于日本。将陈列设计在日本发扬光大的历程中,一位女性功不可没,她就是于西蔓的老师,被誉为日本陈列大师的大乔雅子。
2003年初春,一个柔风细雨的下午,我们在西蔓工作室有幸采访了她。当她一一道出陈列设计种种时,我们宛若身处五彩的万花筒,被其景其境所深深吸引……
记者:当时去欧洲学习,为什么会学习陈列这门专业呢?当时以及欧洲陈列设计的现状如何?
大乔雅子(以下简称大乔):三十二年前,1960,我作为服装设计师去法国学习服装立体裁剪,当时日本没有陈列设计,不知道会学陈列。当时的日本像中国现在,去欧洲很难,人也很少。日本的同学、朋友都在想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因为去的人少,所以目的性很强,一定会带什么东西回来,当时,我在巴黎漂亮的时装店学习裁剪,有一次参加一个巴黎时装秀,很大的时装发布会上见到他们做很漂亮的装饰布置,这在日本从来没有见过,非常吃惊。我就送上了摆设,后来四处打听,得知瑞士的陈列水准相当高,特别是JAMON风格,因此跑到瑞士找到学校,正式学习陈列,取得劳动签证,到设计所工作。
1964年日本办奥运会,经济高速增长,上了轨道,在欧洲学习12年后我没有带着服装,而是带着陈列设计回到日本。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去大学教书,一种是做陈列设计师,我选择了做陈列设计师。在文化服装学院,相当于中国的服装学院,进到里面第一次开了陈列课。从1972年至今,我已经教了30年的书,教出很多学生,遍布各地,有的已经很大岁数了。有很多出名的人,有的开办大型博览会,有的教书,有的进入设计室,为各种大型百货公司、展示会、博览会做设计。在日本,他们被称为DECORAOR装饰家,是以自由职业者出现的,(FREE)与各种百货店、零售业签约。最近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八佰伴倒闭,百货商店做的装饰少了,而中国相反,经济发展,希望转而到中国发展,他们学习后承接客户工作,在大学做教授,在大型零售企业超市长期做装饰。
记者:请问色彩与陈列的正式结合在什么时候?
大乔:当时最早引入时的日本已有商品陈列,但市场陈列将色彩作为构成一部分,并不是说有了四季色彩理论才有了陈列。这个理论主要是冲击做陈列的人,不是冲击商店橱窗,使色彩更好地为橱窗陈列服务。日本在20多年前,新兴了一个职业,FANLIST风格包装,自从有了这个职业,色彩概念正式导入,四季色彩理论正式进入日本。日本当时陈列不讲色彩,那时才正式开始搞色彩。
记者:那么在日本陈列从引进到成熟经历了多少年?
大乔:当时日本正是经济高峰,服装业发达,1980年百货商店陈列已存在。高岛商店虽有会摆商品的,但显然缺乏专业技术和成套的理论,所以多次请我去做,先教摆硬的商品,再摆软的东西,服装类、到衣料到丝绸。当时这种人很少,没有人能将所有的东西都摆好。日本现在经济不景气,80%的设计师毕业没法做设计,只能做店员,所以店员都很懂搭配。大学毕业生成了普通的店员,会把商店的每一部分布置的很漂亮。当时的学员都是50多人一个班,学得少,学一年达到现在学短班的水平。现在经济极度不景气,虽然装饰繁荣了30年,但经济何时抬头还不知道,我不想等所以想传到中国。日本有一个大批发商海度,所有大商场都到那里批发,店员每年会去学院培训搭配,它的每一寸地方都很搭配,非常漂亮,新人进来先学习,是我教出来的指挥店员做出来的,这个百货店是一条街,在女子大学教课,学生们第一年学色彩,第三年才学搭配,第三年时才感到色彩这么有用。色彩要实用才有价值,如何将色彩用到脸上,身上,实战性教学,才有价值。色彩搭配在日本很普遍,没有没橱窗的,很奇怪为什么中国有的商场没橱窗,日本每年橱窗都是一个故事,再不景气,每年也做四大橱窗:春夏秋冬,再加上圣诞节、情人节或3月5日人形节,共六大橱窗,在繁荣时期橱窗一个星期一换。在欧洲习惯于看橱窗买东西,日本企业会因为不景气而减少橱窗设计费用,欧洲人会问,那怎么卖东西。日本有三分之一是欧洲风格,70%是瑞士风格。在70年代有个非常著名的文章,成了时装界的话题,《纽约时报》用整版篇幅报道,有一天有一家百货商店将它的店面布置的非常漂亮,这种独特的手法吸引了很多人,报道说:“从今天起纽约的百货商店变成了像剧场一样豪华”,在这之前,没有一家商店达到这样,而是像中国现在这样,摆放货架,东西,没有美感。这次报道很著名,引发了商场布置风。刮到日本,引发所有百货参照,口号是在“装饰上超过美国”。世界服装公司在德国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引入日本,因此日本有三大风格,一是瑞士,二是美国,三是德国。这个公司庞大,重视装饰,新员工培训三个月装饰,回来分散在日本各处,在日本形成世界时装风潮。泡沫经济时半个月就换了,现在差一些。
记者:大乔老师您对中国零售业的感觉如何?
大乔:日本的商场竞争激烈,但中国还没有到真正竞争的阶段,开门还是可以卖东西,不做陈列搭配也可以卖。如果到了真正竞争的阶段,就必须做出差别化服务,必须提供特殊性服务,才能让顾客只进我家店,不进别家店,那时,百货商店再舍不得也必须做。不知是3、5年或是7、8年后中国就会发展到这种阶段,先期导入是很重要的观念,不能等待,如果等到那时候再做,没等做就被击败了。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问题,百货商店应早知道这个信息,认真对待,高瞻远瞩对陈列,而不是做为可有可无的事情。百货在日本和欧美人认为不只是卖东西的场所而是一种社会场所,负担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不是卖东西就完了,而是应该宣传一种生活方式,把一种美的、有品位的、时尚的生活方式通过商品卖给顾客,让接受商品的消费者真正意识到我接受了商品生活品位才能提高,生活方式才能提高,通过橱窗陈列提高人的美的意识,与人文环境、美学息息相关的教育,欧美生来会打扮,就是因为周围的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把陈列引到中国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