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利娜/文
据说中国和外国的妇女都在为同一个问题而苦恼:当她们临出家门时,总觉得自己“少一件合适的衣服”。原因出在服装的搭配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CMB(color me beautiful)色彩咨询公司创始人卡罗米·杰克逊提出了“四季色彩理论”,对这一“头号难题”做了独到的破解:她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对所有色彩进行了分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皮肤、头发乃至眼睛的颜色,决定属于哪个季节;然后再选择该季节的颜色进行服装搭配,最终达到整体色彩的协调。
于西蔓是这一理论的积极推广者。1997年她获得日本“服饰配套色彩能力验定”考试三级证书,半年后又成为第一个获得CMB注册顾问资格的中国人。她现在的身份是北京西蔓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业务范围都与色彩相关:个人色彩形象咨询、商业企业色彩咨询、产品色彩咨询、环境色彩咨询以及培训和加盟等等。
亲近主题色
所谓色彩咨询主要包括个人色彩和商业色彩两大类。前者主要指根据专业色布分析适合每个人的服装和化妆用色,这些色彩无论怎样搭配都是和谐的。比如西蔓对自己“断色”的结果是属于“暖色调秋季型”,适合的颜色有50多种,金色是最佳色彩。8月末见到她时,她身穿浅绿色的套装,金色指甲油,皮包和鞋子是闪亮的草绿色——对于不适合自己的颜色她绝对不碰。
商业色彩的范围更广至产品设计和包装咨询、服务业(百货、酒店、服装)咨询、室内装饰设计、室外环境装饰(景观色彩)等。位于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世都百货8层西蔓工作室,丰富的色彩感营造出舒适、家居的味道:绿底小花的布艺沙发,大捧的干花,与于西蔓本人一样都属于秋天色系。
色彩理论应用的典型例子很多。比如通常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主题色:华盛顿是白色,莫斯科是黄色,汉堡是砖红色,而东京是灰色。“当然这不是说要把城市的所有建筑都刷成一种颜色,而是从远景、中景到近景呈现出一种阶梯性的过渡。北京最近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同样面临着选择城市主题色的问题。”于西蔓说。
于西蔓的出身与色彩并无渊源。她1980年考入中国民航学院,毕业后留校教航空经济学;1987年申请自费赴日本留学,打工挣学费,节省下来的一点钱几乎都用于学花道、看能剧(日本传统的歌舞伎表演)。1992年从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毕业后,她进入日本最大的香料公司高砂工业株式会社担任翻译。在工作中她发现,几乎每个项目组都有一名公司高薪从外面聘请的色彩顾问。他们通常对色彩开发指导、产品颜色搭配、包装颜色、色彩搭配和主题促销等多方面提出意见,使产品最大程度地被消费者——尤其是被经过色彩训练的消费者接受。
色彩消费在日本的流行和各种行业对色彩搭配师的强烈需求使她若有所思,于是她开始参加一些有关色彩的培训活动。
一针扎到痛的地方
“我在日本不可能是最优秀的,甚至连进入前20名的机会都很小。但是我进入的是相对薄弱的中国市场,因此成功了。”她说。
于西蔓并没有一拿到CMB证书就回国创业。1997年她在日本与另一位色彩顾问合开了一间工作室。第二年春天,她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做了一次小范围的咨询介绍活动,反响出奇地热烈,央视《东方时空》、《半边天》和《时尚》杂志相继做了介绍。“这证明市场需求是有的。”她匆匆告别了日本,当年5月便自己投资100万人民币在北京注册了西蔓公司。
将国外的一种理念或时尚介绍到国内可能并不难,但要做成一家成功的企业、形成品牌确实不易。于西蔓不得不从“启发消费者”做起。“其实人们对色彩的需求埋藏得很深,一直没有人触发它。”她带着助手四处奔波演讲,展开色布现场演示,不厌其烦地告诉普通人:“即使你不是影视明星,但是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自己美丽优雅,对工作和生活都将是非常有帮助的——甚至是一劳永逸。”令她越做越有信心的是,每次演讲结束,几乎有80%的人为她所讲的内容而雀跃,很多人当场请西蔓为自己断色。
公司创业伊始,慕名而来的业务也是五花八门,做杂志封面、产品设计、广告、版面设计,化妆品分类、造型,什么事情都有。于西蔓的脑子里也不是很清楚,一会儿冲向个人,一会儿冲向产品,一会儿做店铺陈设。“有点像打游击战”,她说。
好在她很快就明白了焦点(focus)的重要性。“因为色彩咨询这个行业太新,要想做出来,必须一针扎到痛的地方。”第二年她坚定了“只做个人”的想法,而且坚持亲自做客户。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发展了2000名会员,其中包括像杨澜这样的公众人物。受西蔓影响的消费者逐渐成为成熟的消费者。他(她)们不会受产品和厂商的限制。“不买,是因为这件衣服不是‘我的’色彩或款式。”这时的消费者已经可以拿着西蔓的“色布”选择化妆品和服饰,“迫使”厂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请西蔓提建议,进行包括产品设计、店面布置、室内装饰等多方面的合作。实际上,许多著名厂商如宝洁、资生堂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色彩理论的影响。
于西蔓同时也没有料到,社会培训会成为她个人色彩咨询和商业色彩咨询以外的另一项重要业务。她原本的想法是培训出一批具有独立开业资格的专职色彩顾问,但很快发现踏进门来的更多的是美容美发师、商场导购小姐、室内装饰设计师们。“这可能是市场开发初期的特殊现象:仅靠一种业务还无法生存,客户高度重叠的行业希望某种程度的业务互补使发展更平稳。”西蔓公司三年来先后培训了140名色彩顾问,除了本公司的从业人员,更多的人拿到了“西蔓色彩顾问资格证书”,尽管这只是由“民间”发出的结业证书。
由于中国国内长期以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色彩顾问培训专业,现在于西蔓几乎占有100%的市场份额。公司已经有了半层楼面积的培训中心,毕业了9期学员。他们面对的将是继续壮大的诸多领域——从事设计的专业人员,化妆品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美容美发师、建筑设计师、平面广告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师、插花设计师,甚至商业、服务业人员。
颜色没有漂亮与否的区分
随着品牌形象渐渐有了眉目,公司未来的战略已经变得非常清晰:个人色彩咨询沿着如下路径延伸——普通人的个人色彩咨询服务之上有产品,如化妆品、服饰等;如果产品发展得好,那么“产品+服务”的模式就可以拷贝,形成特许加盟店。现在,西蔓色彩的特许加盟店已经发展到了9家,分别在长春、鞍山、天津、上海、成都、南京、西安、海口和大庆。
目前占据西蔓更多精力的事情已是开掘商业用色咨询项目了。她向记者列举了“资生堂”彩妆品色彩分类提案、上海家化“清妃”彩妆品技术合作、北京赛特购物中心部门经理培训、王府井百货大楼橱窗及店堂色彩气氛造型设计与制作等等案例,而更出彩的还是房地产市场。“举例说,我们与北辰房地产公司合作,为他们开发的楼盘设计样板间。现在已经设计出两套,一套是绿色,一套是暖洋洋的黄色,每种颜色都做成菜单。”
于西蔓的思路很独特。她从词典中挑出100多个形容词发给员工,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希望的办公室氛围做出选择,排出名次,最后以前30个形容词为理念选择颜色。“通常一处建筑的外墙或室内选择什么颜色,必须反复实验、做出模型才能确定。颜色并没有漂亮不漂亮的区分,它必须与环境、与建筑物的功能、与企业文化等完美结合,与建筑学家、照明专家甚至社会学家的作用很好地衔接,才能出现整体和谐的效果。”她抨击那种一厢情愿地选择自认为漂亮的颜色的做法为“暴力用色”,“其结果只能是虐待每个人的眼睛。”
2000年,于西蔓接受辽宁盘锦市市长之邀,为这座城市中心的一条街提供色彩咨询。她约集建筑师、照明专家、熟悉当地人文风俗的社会学家组成专家团,几乎花了半年的时间进行沟通,提取每个季节的各项数据,并获得了适用于各个季节的颜色,同时分析盘锦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污染程度,最终确定了三种协调、仿生、耐久的涂料,分别用于办公区、居住区和商业区的不同环境,体现了具有旅游城市特征的设计目标。
从决意做这一行到今天不过三年多时间。1998年她还处于投资的前期,次年就有了盈利;2000年营业收入达到227万元,同比增长了三倍;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她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让自己个人的形象更加漂亮,而且也是从参加色彩培训班起步的。“中国早晚需要这种理论。这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是我那时还不能确定属于社会大众的这种需求将在什么时候到来。”于西蔓说。
于西蔓简历:
1980-1984 就读于中国民航学院经营管理系
1985-1986 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任教
1987-1992 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
1992-1996 日本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1998-至今 创办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